积跬步,聚优势,扎实推进国际化建设

作者:时间:2023-02-14点击数:

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国家、国防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趋势为导向,围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设“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以追踪国际前沿发展为动力,探索构建内外合作、协同创新的科研新模式。实验室自获批建设以来,高度重视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建设工作,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平台、高端引智、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途径,推进了学校建设国际知名大学的进程。

01 推进平台建设,汇聚各方特色优势

实验室充分汇聚资源,发挥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建设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实验室联合建立了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级)、智能信息处理国家创新引智基地、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陕西省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陕西省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西安类脑感知与认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西安先进医学影像智能计算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创新联盟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为实验室国际化搭建了桥梁。

图片

02 强化队伍建设,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实验室在国际组织任职及在国际顶级期刊担任主编/编委的人次逐年增加,已初步建成一支国际化的一流师资队伍。

实验室焦李成院士、石光明教授、高新波教授、刘静教授、张向荣教授、公茂果教授、王晗丁教授等近20人次先后在IEEE西安分会、IEEE CIS西安分会、IEEE GRSS西安分会、IEEE CASS西安分会、ACM西安分会、IEEE CIS Emergent Technologies Technical Committee、IEEE CIS Task Force on Intelligence Systems for Health、IEEE CIS Task Force on Memetic Computing等国际机构任正/副主席。

实验室焦李成院士、石光明教授、高新波教授、刘静教授、杨淑媛教授、公茂果教授、张向荣教授、邓成教授、吴建设教授、董伟生教授、屈嵘教授、梁雪峰教授、王晗丁教授、李雷达教授、吴金建教授、牛毅教授、白静教授等40余人次先后在IEEE TCYB, IEEE TNNLS, IEEE TEVC, IEEE TIP, IEEE TGRS, IEEE CIM,PR, JORS, CSSP, Research, IJDSN, EURASIP J IMAGE VIDE, DISPLAYS, CJE, 计算机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任AE。

随着国际组织机构任职及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任职的人数增加,实验室教师科研水平越来越受到国际同行认可,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03 加强引智引课,国际交流硕果累累

实验室借助优质资源和引进顶尖科研团队提升实验室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科建设层次。实验室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美国中央密苏里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高校搭建了高层次、多学科的科研合作和师生交流平台,并引进了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Remote Sensing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高光谱数据处理(Hyperspectral Data Processing)、人工智能搜索算法导论(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earch Algorithm)等近20门海外优质课程。

同时,实验室依托国家引智计划及学校“华山学者计划”,通过国际科研合作和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海外引进人才的人数和比例,汇聚了一批国际著名的学术大师。近五年,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350余次,共计报告200余场,其中海外院士、IEEE Fellow做学术报告50余人次,国际知名期刊主编、副主编80余人次。海外学术大师与国内科研骨干的深度交流和融合,促进了人工智能学科的不断发展。

实验室坚持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前沿学术探索活动,打造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完善了学术创新机制以及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从2008年至今,每年举办两次“学术春秋”系列研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28届。形成了“人工智能院长论坛”、“‘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大会”等系列品牌活动。至今累计邀请700余位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界知名的学者专家及企业精英共同研讨人工智能前沿发展,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的学术交流,驱动科学研究创新。近五年,实验室教师及研究生在AAAI、IJCAI、ICCV等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70余人次。

04 “引进来”“走出去”,中外联合培养和留学生教育齐头并进

实验室大力支持师生出国进行联合培养和交流,提高师生学术能力,拓展国际学术视野。实验室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国诺丁汉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西班牙巴斯克大学等院校开展常规化的交流访问,为师生“走出去”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知识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和保障。实验室访问交流一年以上的学生100余名,90%以上教师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实验室开展了柏林工业大学“德国工业4.0” 寒假访学项目、MIT暑期访学之旅项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技创新精英”寒假课程项目、香港大学“人工智能与未来科技”访学实践项目等,深化了教学实践环节、开阔了学生国际视野。

实验室累计培养国际留学生100余人次、在读国际留学生50余名,访问交流一年以上的国际学生10余名。此外,实验室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巴基斯坦法学院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开展2+2联合培养,为巴基斯坦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储备贡献力量。

实验室通过多维举措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体系、学术创新体系、人才队伍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深度融合。未来将会更主动加强同世界的互联互通,助力学校建设“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西安聚力